当前位置:主页 > 关注 >

【西街观察】高温作业,劳动者保护不能说说而已|速读

发布时间: 2023-07-05 05:51:54 来源:北京商报

7月3日,网传“北京一名导游带团游览途中因中暑去世”。据北京青年报记者多方核实,此事发生在7月2日,去世导游姓龚,年仅48岁。

夏季正值旅游旺季,这起极端事件把高温作业的危险性置于大众眼前,一些特定工种的劳动者高温作业,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健康引发关注。

这位导游所遭遇的不幸,看似在个体身上存在偶然因素,但高温对劳动者的潜在威胁,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一直以来,围绕高温作业都有制度上的防护、政策上的补贴和倾斜。比如,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发布的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,对高温作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。

办法要求高温下,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,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、轮换作业、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、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。

具体到一些特殊行业,如环卫、建筑工程、快递配送等户外作业,则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办法,落实到位,落实到人,还要视具体情况,调整防护措施“层层加码”。

6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模式。为督促用人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多部门要求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,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发生,并按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。

现实中,是否休息、高温下能否拿到足够的补贴,执行起来总会打折扣。有些行业“身不由己”,他们的收入直接关联有效劳动时间,无论是导游还是快递小哥,恶劣天气可能不会选择停工,甚至还会出于维持生计考虑,“热”在其中。

面对这种情况,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强行设置高温作业警戒线,对于高出一定温度值的特殊天气,加强干预,对应单位给予劳动者足够的健康照料,如工作状态下实时健康监测,购买配套保险,建立应急处置机制,同时提高劳动收入调节杠杆。

另一方面,则要在公共服务考虑增加有效的配套保障,这些配套措施要防患于未然,参考一些城市在街头设立补水站、爱心棚供大家避暑休息,在一些景点增配医疗救助点,应对突发情况。

而除了“身不由己”的情况,也存在个别单位违规作业、高温补贴发放不到位的情况,等于是置劳动者健康于不顾,口号一直在喊,但雷声大雨点小,甚至还会漏洞百出。

高温防护不能每一次都是说说而已,更不能年年热,还是年年难。有气象预报显示,今年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。高温之下,将安全保障篱笆筑牢,将防暑政策落实到位,才是对高温作业最好的尊重。

北京商报评论员 陶凤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随机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