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关注 >

牛眼观•时事开讲|“厌童”?其实“厌巨婴”,“贴标签”?不如“贴心”

发布时间: 2023-08-26 00:20:35 来源:腾讯网

牛眼观•时事开讲|“厌童”?其实“厌巨婴”,“贴标签”?不如“贴心”

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暑期旅游,亲子游始终是人流中的主力军,而因“熊孩子”不止一次引发新闻事件,“一岁多的孩子高铁哭闹遭女子要求闭嘴”冲上热搜,网上甚至还出现所谓的“厌童”说法。不由让人想探究:“厌童”的说法从何而来?这到底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?我们从中又可以领悟到什么?

“厌童”是伪命题,归根结底指向不文明


(资料图片)

首先我们设想一下,如果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的是成年人,周围人是否会感到不适?肯定会。但会不会有“厌成症”?显然不会。

因为我们都知道,这只是少数人缺乏素质的行为。那“厌童”的特定指向所为何来?如果不区分孩子的年龄、具体场景等一概而论,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会被忽视。

在大多数情况下,婴幼儿发出吵闹声并非因为家长教育不当,而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天性使然。带低龄孩子出行往往是一种无奈之举。如果家长主动跟周围人群沟通好并尽到管束的责任,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取得理解,同时也可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。

来源:微博

但如若家长任由孩子吵闹,用一句“ta还是个孩子”试图推卸所有责任,就像是一种有失礼貌礼仪、也不够成熟负责的表现。如果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等具体情况,过于苛责、毫无包容体谅、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吵闹和更大嘈杂,类似“过激反应”也并非文明的体现。归根结底,人们厌恶的一直是在公共场所不考虑他人感受、自私自利的不文明行为。所谓“厌童症”厌的其实不是儿童,而是“熊孩子”背后那些罔顾自身责任、一味苛责他人的“巨婴”。

作为家长的成年人,应该负起孩子的监护责任,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。作为围观者和“共存者”的成年人,并不意味着有独占公共设施的权利,儿童也不应该被无视年龄和个体差异。相互理解、聆听,才能助于共情沟通。

贴标签、赚流量、造名词,更令人厌

“厌童”,说到底就是一个蹭流量的伪命题。简简单单两个字,就“绑架”了对公共场合不文明现象的反感情绪,让孩子来为所有争端“背锅”、当挡箭牌。

不可否认,随着社会的发展,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公共场合文明礼仪、人际交往的适度边界有了更高要求,对于自我空间的维护意识也更强,当别人的干扰“入侵”到舒适的物理和心理范围,很难忍受。而在公共空间缺乏边界感,恰恰是导致个别家长与其他乘客出现矛盾的重要原因。

但“厌童症”等话题被热炒的背后,更不能排除一些自媒体和平台流量至上,为博眼球、赚点击,刻意炒作冲突,为网友情绪推波助澜。“厌童”无形中成了一种流量密码,只要有一两则类似报道,随后的例子就可以被贴上标签、归类为同类事件,这更像是一种加强网友固有思维的信息茧房。

打造良好“共生”环境,不能靠贴标签

中国有句老话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在强调和凸显自我的当代文化语境中,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相处,崇尚共情,不是更有其独特的价值?“厌童症”即使是一个伪命题,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。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全社会共同探索一个友好、包容、理解的大环境。

后真相时代,“贴标签”是人们将某些偏向负面的特征强加在一个群体之上,并将这些特征刻板印象化,掩盖其他特征,成为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物。粗暴的“贴标签”,模糊掉现象背后真实的问题,阻碍理性思考,助长不满情绪。我们更值得做的是穿透争议,从各种声音中找到共同诉求,而非贴标签放大差异。

低龄幼儿的行为更多是自然倾向,意志力和自控力尚未完全建立。对孩子的包容,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。当然,这种容忍并非无条件的,也不是毫无底线的。对公共场合儿童吵闹的问题,不能指望单方面解决,要从提升文明意识多方面入手,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,多关注、满足公共场合家长孩子和周围乘客的合理需求。

试着用“1米高度”看环境。儿童的声音也应该被听见,不妨试着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和探究公共环境。早在2021年,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印发《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就提出引入“1米高度看城市”儿童视角。助力儿童友好出行、打造“成长空间友好”等等,多地已在探索。在列车等常见环境中,也有必要多考虑儿童视角,有网友提出设立“儿童车厢”“亲子车厢”“母婴车厢”,是否可操作有待探索,至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角度。

认真解题,永远比纠结于问题本身重要。不仅仅是家长,全社会都应该意识到有责任,理解、倾听、建设,共建让更多人感到舒适、有边界感的场景,让“厌童”这一伪命题不再有发酵的条件,让公共环境、网络空间更美好。

策划  孙庆

评论员  江音  薛蓓

校对 李海慧

标签:

为您推荐